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面临资金短缺

摘要: 2023年,由于查特格特(Chatgpt)的出现,全球人工智能周围的狂热席卷了世界。在中国,Openai的聊天机器人

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面临资金短缺

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面临资金短缺

2023年,由于CHAT GPT的出现,全球对人工智能的狂热席卷全球。在中国,由于无法使用OpenAI的聊天机器人,初创公司和科技巨头争相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和应用,借鉴了这家美国初创公司的基础。个别的人工智能爱好者通过黑市供应商访问CHAT GPT,通常通过未经授权的虚拟私人网络来保持账户活跃。

乍一看,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但仔细观察却不然。尽管炒作不断,风险投资家对这项新兴技术的热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涨。

根据研究公司CBInsight的数据,2023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约为232起,同比下降38%。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筹集到的总金额约为20亿美元,比前一年减少了70%。

另一份来自中国数据库的报告显示了更多的资金投入,但也表明了同样的下降趋势。根据ITJuzi的数据,2023年前11个月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共记录了530起融资事件,同比下降26%。这些投资总额为631亿元人民币(约合87.7亿美元),比前一年减少了38%,远低于2021年的2487.8亿元人民币的峰值。

这两份报告中投资规模的差异可能归因于它们在计算融资轮次时采用的不同方法。ITJuzi可能对本土的融资活动有更好的了解,不仅因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对美元融资变得更加谨慎,还因为他们担心美国监管机构对资金流入人工智能企业的审查。

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中国人工智能融资的放缓并不完全出人意料,因为全球风险投资的投资活动也在减速。然而,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面临着独特的障碍。自美中脱钩以来,一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的美国风险投资已经大幅下降。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将中国科技公司上市在美国股市的前景也变得黯淡,因此投资者对支持没有明确退出渠道或盈利计划的炒作性企业更加谨慎。

此外,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成本高昂,需要大量计算资源,并且其商业模式尚未得到验证,这可能会阻碍风险规避的本地人民币基金。

一些由知名创始人创办的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例如王小川的百川和李开复的01.AI,仍然能够获得丰厚的资金,但大多数小公司面临着越来越保守的投资者。开发中国版CHAT GPT的任务已经落在了资金雄厚的科技巨头身上,他们一直在囤积人工智能芯片,而资源有限的初创公司则探索建立在开源或国内自主模型上的细分行业应用。

与此同时,中国的大型语言模型的技术实力仍然存在疑问,因为开发人员面临着人工智能芯片长期短缺的问题。在不断升级的美中科技战争中,华盛顿对向中国出口英伟达的高端图形处理器实施了出口禁令。

在国内,加强的监管导致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合规成本增加。与较大、资金更充裕的竞争对手不同,许多初创公司缺乏财务和官僚资源来获取所需的人工智能许可证或满足国家的互联网审查要求。因此,一些公司将目光转向全球市场,这带来了一系列不同的挑战。尽管监管和政治不确定性可能不是突出的阻碍,但这些初创公司必须应对新的用户行为以及与本土市场完全隔离的互联网生态系统。

冒险的人工智能公司可能会寻求外国投资者的资金,最有可能是美国投资者,以获得融资并最终帮助制定市场推广策略。但在与美国机构接触之前,他们需要具备适当的公司结构、离岸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甚至是创始人的外国护照,以免让硅谷的投资者担心违反美国对中国相关投资的限制。

由于资金有限,2024年对中国许多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来说可能是一个触目惊心的一年。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